织密组织体系 建强战斗堡垒 |
2021年05月25日 |
2018年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科学内涵。2020年“七一”前夕,中央政治局就“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举行集体学习。这些充分彰显了对百年大党长期执政、永葆活力的深谋远虑,是对全党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进一步组织动员。 充分认识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 注重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显著特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密的组织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势所在。列宁曾指出,无产阶级“所以能够成为而且必然会成为不可战胜的力量,就是因为它根据马克思主义原则形成的思想一致是用组织的物质统一来巩固的”。我们党也在《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对党的组织体系也明确作了规定,建立了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和纪律检查机关、党组在内的严密组织体系。 具有严密的组织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当前,我们党有地方党委3200多个,党组、工委14.5万个,基层党组织468.1万个,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政党都不具有的强大优势。三大战役期间,毛主席和党中央在仅有35平方米的“世界上最小指挥部”,向各地区、各战区发出一封又一封电报指令,通过严密有序的组织体系,打败了国民党反动军队。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正确指挥,全党上下闻令而动、众志成城、共克时艰,齐心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这都得益于我党严密的组织体系。 加强组织体系建设,是建强党组织的根本保证和必然要求。打铁还需自身硬,推进伟大事业必须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统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 准确运用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的基本目标 把握出发点,以严密组织体系确保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目的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强保证。只有党的各级组织都健全、都过硬,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党的领导才能“如身使臂,如臂使指”,要将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首要政治任务,以组织工作的实际行动维护党中央一锤定音、定于一尊权威。 抓住着力点,在党的组织建设中落实体系化建设要求。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我们党对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进行了概括,党的组织体系是一个形神兼备、气血贯通、体魄强健的“生命体”,党中央、各级党委和党组、基层党组织、党员都有力量,党才有伟力、有威力。因此,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必须强化系统思维、坚持一体推进,使党的各级组织各正其位、各司其职、各显其力,确保党铁一样地巩固起来。 找准突破点,把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得更加强大。只有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才能正确理解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从当前看,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有的领导体制机制不健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到位、不到底;有的组织建设质量不高,存在“两张皮”现象;有的基层党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的问题。需要在补短板、强弱项上持续用力,不断完善党的组织体系建设。 着力落实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组织体系建设。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党的政治建设”概念,并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因此,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必须把政治建设作为统领,强化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各级党委要发挥领导作用,全面推进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 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加强体系建设。“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地基固则大厦坚,地基松则大厦倾。要坚持“四同步、四对接”,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适应生产组织模式的变化,调整和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确保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要持续深入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支部,把基层党支部建设成为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要不断加强和探索境外党建工作,为境外项目管理提供坚强保证。 坚持以引领高质量发展为目的加强组织体系建设。作为国有企业中党的组织,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工作。发挥组织优势,聚焦大局、服务大局,做到党的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组织体系建设就跟进到哪里、保障到哪里。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我们党成立100周年。抓好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更要围绕开好局、起好步来展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